乙肝疫苗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局部紅腫、低熱和乏力。這些反應通常輕微且短暫,多數在1-3天內自行緩解。
接種部位紅腫或硬結是最常見的局部反應,可能與疫苗成分刺激有關。輕微疼痛或觸痛屬于正常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避免抓撓即可。
部分接種者可能出現37.3℃-38℃的低熱,通常持續不超過48小時。適當增加飲水量、保持休息有助于緩解癥狀。若體溫超過38.5℃或持續超過3天,需就醫排除其他感染因素。
全身性反應如乏力、食欲減退發生率約5%-10%,與個體免疫應答相關。保持充足睡眠、清淡飲食可促進恢復。偶見頭痛、惡心等癥狀,通常24小時內消失。
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過敏性皮疹或血管性水腫,多發生在接種后30分鐘內。接種點均配備急救設備,建議留觀半小時。既往有疫苗嚴重過敏史者應提前告知
疫苗接種后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或意識改變等嚴重反應時,應立即就醫。這些情況極為罕見,發生率低于百萬分之一,與疫苗的關聯性需專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