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主要與正氣不足、濕熱毒邪、氣滯血瘀、肝郁脾虛、經絡阻滯等因素有關。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皰疹消退后遺留的頑固性疼痛,中醫稱為蛇串瘡或纏腰火丹。
1、正氣不足
患者素體虛弱或久病耗傷氣血,導致衛外不固,余毒未清滯留經絡。表現為疼痛隱隱、遇勞加重,伴面色蒼白、氣短乏力。可通過黃芪桂枝五物湯補益氣血,配合艾灸足三里、關元等穴位扶助正氣。日常宜食用山藥、紅棗等健脾益氣之品。
2、濕熱毒邪
皰疹急性期濕熱火毒未徹底清除,郁阻脈絡形成慢性疼痛。疼痛呈灼熱感,皮膚色素沉著,舌紅苔黃膩。龍膽瀉肝湯可清熱利濕,外敷青黛散解毒化瘀。飲食需忌辛辣油膩,推薦赤小豆、薏苡仁等利濕食材。
3、氣滯血瘀
情志不暢或久病入絡導致氣血瘀滯,疼痛如針刺且位置固定,夜間加重。血府逐瘀湯配合梅花針叩刺可活血通絡。玫瑰花、山楂等具有行氣活血功效,適合泡茶飲用。
4、肝郁脾虛
情緒焦慮或思慮過度損傷肝脾,表現為脹痛游走、情緒波動時加重。逍遙散疏肝健脾,配合太沖穴按摩。建議食用陳皮、佛手等理氣食材,保持情志舒暢。
5、經絡阻滯
病邪深伏少陽、厥陰經絡,導致循經放射性疼痛。小柴胡湯和解少陽,配合火針通絡止痛。可沿膽經、肝經進行穴位按摩,日常用菊花、夏枯草代茶飲疏通經氣。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冷風直吹患處。疼痛發作期可局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但需防止燙傷。保持規律作息與平和心態,適當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柔緩運動。飲食宜清淡溫軟,避免海鮮發物及刺激性食物。若疼痛持續加重或影響睡眠,應及時至中醫針灸科或疼痛科就診,結合刺絡拔罐、穴位注射等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