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結石通常是由結膜腺體分泌物與脫落細胞堆積形成的微型鈣化顆粒,可能由慢性結膜炎、干眼癥、長期異物刺激、維生素A缺乏、眼部衛生不良等因素引起。眼結石可通過裂隙燈檢查確診,一般無須特殊治療,嚴重時需由醫生剔除。
1、慢性結膜炎
長期存在的結膜炎癥會導致杯狀細胞分泌亢進,黏液蛋白與上皮細胞碎片在結膜隱窩處沉積。患者常伴有眼紅、異物感等癥狀。可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配合玻璃酸鈉滴眼液改善眼表環境。反復發作者需排查過敏性因素。
2、干眼癥
淚液分泌不足或蒸發過強時,結膜表面黏液層異常增厚,容易與脫落角質細胞結合成團塊。典型表現為眼干澀、燒灼感。建議使用環孢素滴眼液調節免疫,聯合羧甲基纖維素鈉人工淚液。熱敷瞼緣可促進瞼板腺分泌物排出。
3、異物刺激
長期佩戴隱形眼鏡或風沙粉塵刺激會引發結膜上皮代償性增生,死亡細胞與脂質混合后鈣化。此類患者應停用隱形眼鏡至少兩周,使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促進修復。戶外活動建議佩戴防護鏡。
4、維生素A缺乏
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結膜上皮角化異常,脫落的上皮細胞更易形成結石核心。伴隨夜盲癥或角膜干燥斑時,需口服維生素A軟膠囊。日常可多進食動物肝臟、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5、衛生不良
揉眼、卸妝不徹底等習慣會使病原微生物在瞼緣定植,引發慢性瞼緣炎后繼發結石。需使用茶樹油濕巾清潔瞼緣,嚴重者可短期涂抹紅霉素眼膏。建議改用無刺激性的眼部卸妝產品,避免睫毛根部化妝品殘留。
預防眼結石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用眼過度,每日熱敷眼瞼5分鐘促進腺體通暢。飲食注意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質,如深海魚、藍莓等。出現持續眼磨、分泌物增多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避免自行挑除結石造成角膜劃傷。糖尿病患者及更年期女性更需定期進行眼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