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樣濕疹和帶狀皰疹可通過皮疹形態、分布特點、伴隨癥狀及病因進行區分。皰疹樣濕疹表現為密集小水皰伴劇烈瘙癢,多與過敏或皮膚屏障受損有關;帶狀皰疹則呈單側帶狀分布的紅斑水皰群,伴隨神經痛,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引起。
1. 皮疹形態
皰疹樣濕疹的皮疹以針尖至粟粒大小的水皰為主,常成簇出現,皰液清亮,破潰后形成糜爛面并滲出漿液。帶狀皰疹初期為紅斑基礎上出現群集性丘疹,迅速進展為水皰,皰壁緊張,內容物可逐漸渾濁,后期結痂脫落。
2. 分布特點
皰疹樣濕疹好發于四肢屈側、軀干等部位,呈對稱性或多灶性分布。帶狀皰疹具有特征性單側皮節性分布,沿周圍神經走向排列成帶狀,極少超過身體中線,常見于胸背部、頭面部三叉神經區域。
3. 伴隨癥狀
皰疹樣濕疹以劇烈瘙癢為主要癥狀,可能伴有皮膚干燥脫屑。帶狀皰疹典型表現為患處灼熱感、針刺樣疼痛等神經痛癥狀,疼痛可先于皮疹出現,老年患者疼痛程度更顯著。
4. 發病機制
皰疹樣濕疹屬于過敏性炎癥反應,與遺傳性過敏體質、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相關。帶狀皰疹由潛伏在神經節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常見于免疫力下降人群。
5. 診斷方法
皰疹樣濕疹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過敏原檢測,必要時行皮膚活檢。帶狀皰疹可通過病毒PCR檢測、血清抗體檢查確診,免疫熒光法可快速檢測病毒抗原。
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皰疹樣濕疹需避免搔抓并加強皮膚保濕,帶狀皰疹患者應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兩者均需保持皮損清潔,避免繼發感染,帶狀皰疹患者還需注意神經痛管理,必要時進行物理治療或神經阻滯治療。飲食宜清淡,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神經修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