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可通過克霉唑栓、甲硝唑片、氟康唑膠囊等藥物治療,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滴蟲感染、激素水平變化、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細菌感染:
細菌性陰道炎多由加德納菌等厭氧菌過度繁殖導致,表現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魚腥味。治療首選甲硝唑片口服或克林霉素陰道乳膏局部使用,伴侶需同步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2、真菌感染:
念珠菌性陰道炎常見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典型癥狀為豆渣樣白帶和外陰瘙癢。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唑類抗真菌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嚴重者需口服氟康唑膠囊。
3、滴蟲感染:
陰道毛滴蟲通過性接觸傳播,引發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口服甲硝唑片或替硝唑片可有效殺滅病原體,治療期間需避免性生活并保持外陰干燥。
4、激素變化:
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陰道黏膜萎縮,易繼發感染。短期使用雌三醇軟膏可改善局部環境,配合乳酸菌陰道膠囊調節菌群平衡。
5、免疫調節:
長期使用抗生素或糖尿病患者易反復感染。除規范用藥外,建議補充維生素E增強黏膜修復能力,必要時注射胸腺肽提高細胞免疫功能。
治療期間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煮沸消毒;避免攝入辛辣刺激食物,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的食品;癥狀緩解后繼續用藥至療程結束,停藥3天后復查白帶常規。游泳、泡溫泉等可能破壞陰道酸堿度的活動需暫停,月經期堅持用藥防止復發。若出現藥物過敏或持續腹痛發熱,需立即就醫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