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感染可能引發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盆腔膿腫、血栓性靜脈炎、子宮內膜炎等并發癥。產褥感染是指分娩后生殖道及周圍組織的感染,多由細菌感染引起,需及時治療以避免嚴重并發癥。
1、膿毒血癥
膿毒血癥是產褥感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由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全身炎癥反應。患者可能出現高熱、寒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癥狀。膿毒血癥可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需立即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
2、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膿毒血癥進展后的危重狀態,表現為血壓下降、尿量減少、意識模糊等。感染性休克需要重癥監護治療,包括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使用和廣譜抗生素治療。早期識別和治療對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3、盆腔膿腫
盆腔膿腫是產褥感染局部化膿形成的包裹性感染灶,可引起持續發熱、下腹痛和盆腔包塊。膿腫較大時可能需穿刺引流或手術清除。盆腔膿腫治療需聯合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注射液和注射用頭孢西丁鈉。
4、血栓性靜脈炎
血栓性靜脈炎多發生在盆腔或下肢深靜脈,表現為患肢腫脹、疼痛和皮溫升高。產褥期血液高凝狀態和感染共同導致此并發癥。治療包括抗凝藥物如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和抗感染治療。
5、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是產褥感染最常見的表現,患者有發熱、下腹痛、惡露異常等癥狀。輕度子宮內膜炎可通過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治療,嚴重者需靜脈用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盆腔感染。
產褥感染患者應臥床休息,保持會陰清潔,多飲水促進代謝。飲食需保證足夠熱量和優質蛋白攝入,如雞蛋、魚肉、瘦肉等,同時補充新鮮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復期可進行適度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但需避免勞累。出現發熱、腹痛加重等情況應立即就醫。產后42天內需定期復查,確保感染完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