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過敏起水皰發癢可通過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藥膏、局部冷敷、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皮膚清潔等方式治療。手部過敏性水皰通常由接觸性皮炎、汗皰疹、真菌感染、化學刺激、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1、抗組胺藥物
氯雷他定片能緩解過敏反應引起的瘙癢和紅腫,適用于蕁麻疹或接觸性皮炎。鹽酸西替利嗪片可抑制組胺釋放,對慢性過敏性皮炎有效。地氯雷他定干混懸劑適合兒童及吞咽困難者,但需醫生指導使用。
2、糖皮質激素藥膏
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輕度濕疹皮炎,可減輕炎癥反應。糠酸莫米松乳膏對頑固性皮炎效果較好,但連續使用不超過兩周。鹵米松乳膏針對重度皮膚過敏,需短期局部涂抹。
3、局部冷敷
用冷藏生理鹽水浸濕紗布敷于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重復進行可緩解灼熱感。冷敷能收縮毛細血管,減少組織液滲出,但皮膚破損時禁用。冷敷后需涂抹醫用凡士林保濕。
4、避免接觸過敏原
常見致敏物質包括鎳合金飾品、橡膠手套、染發劑等化學制品。從事家務時建議佩戴棉質內襯的防護手套。新購衣物需充分洗滌去除殘留甲醛等刺激物。
5、保持皮膚清潔
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清潔,水溫不超過37℃。洗手后立即用純棉毛巾蘸干,避免用力摩擦。夜間可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修護霜,幫助修復皮膚屏障。
治療期間避免抓撓水皰,防止繼發感染。飲食宜清淡,減少海鮮、芒果等易致敏食物攝入。若出現化膿、發熱或水皰擴散,需及時就醫排查帶狀皰疹等疾病。長期反復發作建議進行斑貼試驗明確過敏原,必要時采用脫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