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病型銀屑病可能引發關節損害、活動受限、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及心理障礙等危害。該病是銀屑病合并關節炎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需長期規范治療以控制病情進展。
1、關節損害
關節病型銀屑病可導致滑膜增生和骨侵蝕,常見于手足小關節和脊柱。炎癥持續會破壞關節軟骨,形成不可逆的關節畸形。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指炎或附著點炎,表現為手指臘腸樣腫脹或足跟疼痛。
2、活動受限
關節腫脹僵硬可顯著降低患者活動能力,晨僵時間常超過30分鐘。晚期可能出現關節強直,影響持物、行走等日常功能。髖關節受累時甚至需要輔助器具才能移動。
3、心血管疾病
慢性炎癥狀態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肌梗死風險。患者常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等代謝異常,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概率較普通人明顯增高。
4、代謝綜合征
約半數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肥胖和脂肪肝發生率較高。炎癥因子干擾脂代謝可能導致高尿酸血癥,部分患者會繼發痛風性關節炎。
5、心理障礙
皮損與關節癥狀的雙重困擾易引發焦慮抑郁,社交回避行為常見。病恥感和治療經濟負擔可能加重心理壓力,嚴重者需要心理干預。
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關節過度負重但需進行適度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飲食需控制高嘌呤食物攝入,增加深海魚類等抗炎食物。定期監測關節功能和代謝指標,皮損護理宜選用溫和保濕劑。出現新發關節腫痛或原有癥狀加重時,應及時至風濕免疫科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