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通過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藥物治療,通常由胰島素抵抗、β細胞功能減退、遺傳因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引起。
1、口服降糖藥:
二甲雙胍作為一線用藥,通過抑制肝糖輸出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格列美脲等磺脲類藥物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適用于胰島功能尚存者。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餐后血糖升高明顯者可選用。
2、胰島素治療:
1型糖尿病或口服藥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胰島素替代治療。速效胰島素類似物控制餐后血糖,長效胰島素維持基礎水平。胰島素治療可能與自身免疫破壞β細胞、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等癥狀。
3、GLP-1受體激動劑:
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等藥物通過延緩胃排空、促進胰島素分泌發揮作用。這類藥物可能與腸促胰素效應減退有關,常見惡心、腹脹等胃腸道反應。需配合飲食控制,尤其適合肥胖型糖尿病患者。
4、SGLT2抑制劑:
達格列凈、恩格列凈通過抑制腎臟葡萄糖重吸收促進尿糖排泄。該類藥物使用可能與腎小管功能異常有關,可能出現泌尿系統感染風險。心腎獲益顯著,但需注意監測血容量狀態。
5、聯合用藥策略:
二甲雙胍聯合DPP-4抑制劑如西格列汀可協同降糖。胰島素與GLP-1受體激動劑聯用能減少胰島素用量。治療方案需根據胰島功能、并發癥情況個體化調整,定期監測糖化血紅蛋白評估療效。
糖尿病患者需長期堅持飲食管理,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克,優選燕麥、蕎麥等低GI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空腹運動引發低血糖。定期監測指尖血糖和并發癥篩查,足部護理預防潰瘍,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有助于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