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身上就開始癢可能由皮膚干燥、過敏反應、螨蟲叮咬、神經性皮炎、慢性腎病等原因引起。
1、皮膚干燥:冬季暖氣或空調環境下空氣濕度降低,角質層水分流失導致瘙癢。建議使用含尿素、神經酰胺的保濕霜,沐浴水溫控制在38℃以下,避免過度使用堿性清潔產品。臥室可放置加濕器維持50%-60%濕度。
2、過敏反應:床單殘留洗滌劑、塵螨排泄物或新購紡織品中的甲醛可能誘發過敏。表現為局部紅斑伴瘙癢,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更換為低敏材質的床品,每周用60℃熱水清洗寢具。
3、螨蟲叮咬:床墊中的塵螨在夜間活動,其分泌物引發丘疹性蕁麻疹。典型癥狀為腰部、四肢出現線狀排列的紅色丘疹。除螨措施包括紫外線除螨儀處理床鋪,使用防螨面料床笠,嚴重時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4、神經性皮炎:壓力因素導致大腦瘙癢中樞敏感化,形成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可能與焦慮、抑郁等情緒相關,表現為對稱性抓痕和苔蘚樣變。行為干預包括剪短指甲、夜間戴棉質手套,藥物可選加巴噴丁、普瑞巴林調節神經傳導。
5、慢性腎病:腎功能不全患者尿素結晶沉積刺激皮膚,伴隨便秘、泡沫尿等系統癥狀。需檢測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標,治療原發病同時可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濕敷,嚴重瘙癢考慮紫外線光療。
日常需選擇純棉寬松睡衣,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攝入。適度進行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改善微循環,若瘙癢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皮疹擴散、發熱等癥狀,需排查淋巴瘤、膽汁淤積等系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