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脫垂能否自行恢復取決于脫垂程度和個體差異。輕度脫垂可能通過盆底肌訓練、生活方式調整改善;中重度脫垂需醫療干預。
1、盆底肌訓練: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改善輕度膀胱脫垂。每日3組,每組10-15次收縮,持續6-8周可見效果。避免屏氣用力動作,如舉重物。
2、生活方式調整:控制體重減輕腹部壓力,BMI建議維持在18.5-24。戒煙減少慢性咳嗽,避免便秘需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如燕麥、火龍果。
3、物理治療:陰道托可暫時支撐脫垂器官,需每4-6小時取出清潔。電磁刺激療法通過生物反饋激活盆底肌,每周2-3次,12次為一療程。
4、激素治療:絕經后女性局部應用雌激素軟膏可改善陰道黏膜彈性。常用藥物包括雌三醇乳膏、普羅雌烯陰道片,需配合盆底康復訓練。
5、手術治療:重度脫垂需行陰道前壁修補術或骶棘韌帶固定術。術后6周內禁止提重物及性生活,復發率約5-15%。
膀胱脫垂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每日飲水1500-2000ml預防尿路感染。建議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限制咖啡因攝入減少尿頻。定期復查盆底超聲評估恢復情況,合并壓力性尿失禁需同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