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易發人群主要有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長期高脂飲食者、肥胖人群以及接觸化學致癌物者。
1、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
前列腺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顯著上升,50歲以上男性前列腺細胞基因突變概率增加,雄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導致前列腺上皮細胞異常增殖。臨床數據顯示多數患者確診年齡集中在65至74歲,建議該年齡段男性每年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和直腸指檢。
2、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
直系親屬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人群發病風險會明顯增高,尤其是一級親屬在60歲前確診時風險更高。這與BRCA1/2基因突變等遺傳因素相關,此類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定期進行磁共振成像等精密檢查。
3、長期高脂飲食者
過量攝入動物脂肪會改變體內激素代謝環境,促進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紅肉和乳制品中的飽和脂肪酸可能通過激活芳香化酶途徑提高局部雌激素水平,日常飲食應注意增加西紅柿、西蘭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蔬菜。
4、肥胖人群
體脂率超過30%的肥胖男性體內脂肪組織會產生過量雌激素和炎性因子,這些物質會刺激前列腺組織異常增生。腰圍超過90厘米的腹型肥胖者風險更高,需要通過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將體重指數控制在24以下。
5、接觸化學致癌物者
長期接觸鎘、苯等工業化學物質或接受盆腔放射治療的人群,前列腺細胞DNA易受損傷。農民、油漆工等職業暴露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出現排尿困難或骨痛等癥狀時需及時進行多參數前列腺穿刺活檢。
預防前列腺癌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證30分鐘以上快走或游泳等運動,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硒元素。飲食上多選擇深海魚類、豆制品等優質蛋白,限制加工肉制品攝入。50歲后應建立年度體檢習慣,出現夜尿增多、尿流變細等早期癥狀時盡早就診泌尿外科。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對降低發病風險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