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咬人后應及時進行傷口消毒并完整取出蜱蟲,避免蟲體殘留或擠壓導致感染。處理步驟主要有局部消毒、器械移除、觀察癥狀、預防感染、及時就醫。
1、局部消毒
發現蜱蟲附著后,先用碘伏或酒精對叮咬處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消毒范圍需超過蟲體邊緣,避免病原體通過傷口侵入。操作時不可直接用手觸碰蜱蟲,防止蟲體受刺激釋放更多唾液。
2、器械移除
使用尖頭鑷子貼近皮膚夾住蜱蟲口器,垂直向上緩慢施力拔出。禁止旋轉或突然拉扯,避免口器斷裂殘留。若蟲體斷裂,需用消毒針挑出殘留部分,必要時需就醫處理。
3、觀察癥狀
取出蜱蟲后需連續觀察兩周,重點關注發熱、頭痛、皮疹、關節痛等表現。萊姆病潛伏期可能出現游走性紅斑,森林腦炎早期會有流感樣癥狀,發現異常需立即就醫。
4、預防感染
傷口每日用抗菌藥膏涂抹,保持干燥清潔。被咬后48小時內可遵醫囑預防性使用多西環素等抗生素。接觸草叢后需全身檢查,衣物需高溫洗滌殺滅可能攜帶的幼蟲。
5、及時就醫
出現持續高熱、意識模糊、肢體麻痹等嚴重癥狀時,需立即前往感染科或急診。疑似萊姆病需進行血清學檢測,確診后需規范使用頭孢曲松等藥物治療,避免神經系統后遺癥。
被蜱蟲叮咬后應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加速毒素擴散,飲食宜清淡多飲水促進代謝。戶外活動建議穿淺色長袖衣褲,使用含避蚊胺的驅蟲劑,避免在草叢長時間坐臥。若發現蜱蟲已吸血膨脹,切勿自行火燒或涂抹油類,此類方法可能誘發蟲體反流。保存取出的蜱蟲標本有助于醫生進行病原體檢測,可使用密封容器存放于冰箱冷藏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