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炎護理需注意臍部清潔干燥、避免摩擦刺激、觀察感染跡象、正確消毒處理、及時就醫干預。臍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臍周紅腫、滲液或膿性分泌物。
1、臍部清潔干燥
每日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或醫生推薦的消毒液,輕柔擦拭臍窩及周圍皮膚。清潔后保持臍部暴露通風,避免尿液或糞便污染。尿布上緣需反折至臍部下方,防止摩擦和潮濕刺激。若發現臍部有結痂,不可強行剝除,應等待其自然脫落。
2、避免摩擦刺激
選擇寬松柔軟的純棉衣物,避免腰帶或尿布邊緣壓迫臍部。洗澡時使用防水臍貼保護,洗畢立即拆除并擦干。抱嬰兒時手掌避開臍區,減少局部摩擦。若使用護臍帶,需每日更換并確保松緊適度。
3、觀察感染跡象
每日檢查臍部是否出現紅腫擴散、滲液增多、異味或出血。注意嬰兒有無發熱、拒奶、嗜睡等全身癥狀。記錄分泌物顏色和量,黃色膿液或血性液體提示感染加重。臍周皮膚出現紫紅色斑塊需警惕壞死性筋膜炎。
4、正確消毒處理
遵醫囑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或酒精進行局部消毒,從臍窩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消毒劑濃度不宜過高,避免刺激新生兒嬌嫩皮膚。操作前需洗手消毒,使用一次性棉簽避免交叉感染。合并真菌感染時可配合制霉菌素外用。
5、及時就醫干預
若居家護理3天無改善或出現發熱、臍部出血等情況,應立即就診。嚴重感染需靜脈注射抗生素如頭孢曲松,膿腫形成則需切開引流。早產兒或低體重兒更易發生敗血癥,需住院嚴密監測。
護理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恒定在26-28℃,避免嬰兒著涼。哺乳母親需增加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攝入,提升母乳免疫力。接觸嬰兒前后嚴格洗手,患病家庭成員需隔離。臍帶脫落后仍需繼續觀察1周,直至創面完全愈合。定期隨訪復查,預防復發和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