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的孩子需要補充維生素D。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難以滿足嬰兒生長發育需求,可能引起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骨骼發育異常等問題。
足月健康嬰兒出生后數日即可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母乳中維生素D濃度受母親飲食和日照影響有限,即使母親自身攝入充足,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兒的量仍不足。嬰兒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較弱,尤其冬季或高緯度地區日照不足時更易缺乏。早期缺乏可能表現為易激惹、多汗、枕禿等非特異性癥狀,長期缺乏可導致方顱、肋骨串珠等骨骼畸形。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胞胎等需要更高劑量的維生素D補充。這類嬰兒體內儲存不足且生長速度快,普通補充劑量可能無法滿足需求。存在慢性腹瀉、肝膽疾病或特殊用藥的嬰兒,可能影響維生素D吸收代謝,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補充方案。部分配方奶粉喂養的嬰兒若每日攝入量不足,也可能需要額外補充。
建議母乳喂養嬰兒每日補充維生素D,并定期進行兒童保健檢查。除補充劑外,可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選擇清晨或傍晚陽光溫和時段,避免強烈日照損傷嬰兒嬌嫩皮膚。母親保持均衡飲食,適當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海魚、蛋黃等,雖不能顯著提高母乳中含量,但對自身健康有益。若發現嬰兒有睡眠不安、顱骨軟化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