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除術是切除整個膀胱的外科手術,主要用于治療浸潤性膀胱癌、廣泛性膀胱原位癌或反復復發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手術方式包括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和機器人輔助手術,術后需進行尿流改道。
1、手術適應癥:
膀胱全切除術主要適用于腫瘤侵犯膀胱肌層或擴散至周圍組織的患者。臨床常見適應癥包括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2-T4期、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多次復發、廣泛性膀胱原位癌對卡介苗治療無效,以及部分良性病變如放射性膀胱炎伴嚴重出血。術前需通過膀胱鏡活檢、影像學檢查明確腫瘤分期。
2、尿流改道方式:
術后需重建排尿系統,常用方式有回腸代膀胱術原位新膀胱、輸尿管皮膚造口術和回腸通道術。原位新膀胱通過截取腸段制作儲尿囊,保留自然排尿功能;輸尿管皮膚造口術將輸尿管直接引出腹壁;回腸通道術需佩戴集尿袋。選擇依據患者年齡、腎功能及腫瘤情況綜合評估。
3、手術并發癥:
早期并發癥包括腸梗阻發生率約10%、吻合口瘺5-8%和感染15-20%;遠期可能出現尿道狹窄、腎積水或代謝異常。回腸代膀胱患者可能出現夜間尿失禁30-40%、電解質紊亂;輸尿管皮膚造口可能發生造口狹窄。術后需定期監測腎功能及電解質。
4、術后生存率:
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與病理分期相關:T2期約60-70%,T3期40-50%,T4期20-30%。淋巴結轉移者5年生存率下降至25-35%。術后輔助化療可提高生存率5-10%。定期隨訪需進行胸部CT、骨掃描等檢查,監測復發轉移。
5、生活質量調整:
術后3-6個月需適應新的排尿方式,原位新膀胱患者需進行盆底肌訓練改善控尿。心理支持可緩解身體形象改變帶來的焦慮,加入患者互助組織有助于適應生活變化。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3個月,防止腹壓增加影響吻合口愈合。
膀胱全切除術后建議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稀釋尿液,減少泌尿系感染風險;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堅果,預防腸代膀胱結石;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控制力。術后第一年每3個月復查膀胱鏡和尿脫落細胞學,第二年改為半年一次。出現血尿、腰痛或排尿困難需及時就診,警惕腫瘤復發或尿路梗阻。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使用PH值平衡的清潔劑減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