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可通過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藥物治療,通常由呼吸道飛沫傳播、免疫力低下、接觸污染物、慢性基礎疾病、病原體耐藥性等原因引起。
大環內酯類藥物是首選,阿奇霉素通過抑制病原體蛋白質合成發揮作用,療程通常3-5天。克拉霉素對兒童及成人均適用,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四環素類多西環素適用于8歲以上患者,但可能影響牙齒發育。
當檢測到耐藥菌株時,可換用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該藥物能阻斷DNA復制。耐藥問題可能與β-內酰胺酶產生、靶位點突變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為持續發熱、咳嗽加重等癥狀。治療需根據藥敏試驗調整方案。
維生素C和鋅元素補充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乳鐵蛋白制劑可抑制病原體附著,轉移因子口服液能提高淋巴細胞活性。這些輔助治療適用于反復感染或免疫力低下人群。
布洛芬可緩解發熱和咽痛,右美沙芬用于干咳癥狀。痰液黏稠時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伴發喘息需聯合沙丁胺醇霧化。癥狀控制藥物需與抗生素同步使用5-7天。
連花清瘟膠囊對病毒混合感染有效,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可減輕咽喉腫痛。中藥使用需辨證施治,避免與抗生素發生相互作用。療程一般不超過兩周。
治療期間建議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食用百合銀耳羹等潤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恢復期可進行八段錦等溫和運動,臥室濕度維持在50%-60%。合并基礎疾病患者需監測肝腎功能,兒童用藥需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出現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