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肥大可能由慢性炎癥刺激、卵巢功能障礙、多次妊娠分娩、盆腔淤血綜合征、子宮肌瘤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為月經異常、下腹墜脹、白帶增多、排尿困難、不孕等癥狀。
1、月經異常:子宮肥大多伴隨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或經量增多。子宮內膜增厚或肌層增生可能影響子宮收縮功能,導致經血排出不暢。長期失血可能引發貧血,需監測血紅蛋白水平。
2、下腹墜脹:盆腔沉重感是典型癥狀,尤其在久站或勞累后加重。子宮體積增大可能壓迫盆腔神經,產生鈍痛或牽拉感。熱敷或適度活動可緩解不適,持續疼痛需排除子宮腺肌癥。
3、白帶增多:宮頸腺體分泌亢進導致陰道分泌物量增,可能呈黏液狀或膿性。合并感染時會出現異味或顏色異常,需進行白帶常規檢查。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有助于減少刺激。
4、排尿困難:增大的子宮可能壓迫膀胱頸,引起尿頻尿急或排尿不暢。夜尿增多影響睡眠質量,嚴重者可能出現殘余尿量增加。盆底肌訓練可改善排尿功能。
5、不孕問題:子宮形態改變可能影響受精卵著床,肌層增生會干擾胚胎發育。伴有輸卵管粘連時受孕率顯著下降,需通過超聲監測子宮內膜容受性。
日常需避免久坐加重盆腔充血,建議選擇游泳或瑜伽等低強度運動。飲食應增加鐵元素攝入預防貧血,如牛肉、菠菜、黑木耳。定期婦科檢查包括超聲和宮頸癌篩查,異常出血或持續疼痛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