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沒有傳染性。尿毒癥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表現,主要由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囊腎、梗阻性腎病等疾病引起,屬于機體代謝功能障礙而非感染性疾病。
尿毒癥的本質是腎臟功能嚴重受損,無法有效過濾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其核心病理改變包括腎小球濾過率顯著下降、電解質紊亂和毒素蓄積,這些變化與病原體傳播無關。常見病因如長期未控制的高血糖或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球硬化,慢性腎炎則與免疫復合物沉積相關,這些機制均不涉及微生物感染。
極少數情況下,某些可能引發尿毒癥的原始疾病具有傳染性。例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導致的腎病,但這些傳染性針對的是原發病而非尿毒癥本身。接觸尿毒癥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不會傳播腎功能衰竭,但若患者合并傳染性疾病,需按對應病原體的傳播途徑進行防護。
尿毒癥患者需嚴格遵循低蛋白、低磷、低鉀飲食,控制每日水分攝入量,定期進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家屬在照料過程中無須隔離防護,但應幫助患者監測血壓、體重變化,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若患者存在乙肝、丙肝等合并癥,需做好醫療器械消毒和個人衛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