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并且同側耳朵疼可通過局部冷敷、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根管治療、鼓膜穿刺、三叉神經阻滯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齲齒、中耳炎、顳下頜關節紊亂、三叉神經痛、阻生智齒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
適用于急性炎癥或外傷導致的疼痛。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側面部,每次不超過15分鐘,可減輕組織腫脹和神經敏感度。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防止凍傷,每日重復進行2-3次。該方法對早期牙髓炎或外傷性耳痛有暫時緩解作用。
2、服用非甾體抗炎藥
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炎癥性疼痛。需注意胃腸潰瘍患者慎用,用藥期間禁止飲酒。這類藥物對齲齒繼發根尖周炎或中耳炎引發的疼痛效果較好。
3、根管治療
針對牙髓壞死或根尖膿腫的情況,需清除感染牙髓并填充根管。治療前需拍攝牙片評估根尖病變范圍,過程中使用橡皮障隔離患牙。該方法能徹底解決牙源性疼痛,但需多次復診完成治療。
4、鼓膜穿刺
當中耳積液引發耳部脹痛時,需在鼓膜前下方穿刺引流。操作前需進行耳內鏡檢查,術后保持外耳道干燥。該措施可迅速降低中耳壓力,緩解放射性牙痛癥狀,必要時需放置通氣管。
5、三叉神經阻滯
適用于三叉神經分支受壓導致的牽涉痛。在翼腭窩或卵圓孔處注射利多卡因混合激素,阻斷痛覺傳導。操作需在影像引導下進行,可能出現短暫面部麻木。該方法對頑固性神經痛有診斷和治療雙重價值。
出現牙耳聯動疼痛時應避免咀嚼硬物,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睡眠時抬高床頭減少充血。建議記錄疼痛發作時間與誘因,及時進行口腔全景片、耳內鏡或頭顱MRI檢查。長期未緩解需排查鼻咽癌等少見病因,日常注意控制血糖和血壓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