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關節痛需注意保暖、適度運動、合理飲食、控制體重及規范用藥。關節痛可能與骨關節炎、骨質疏松、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韌帶損傷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保暖
關節受涼易加重疼痛,尤其秋冬季節需穿戴護膝、護肘等保暖用具。避免長時間處于陰冷潮濕環境,夜間睡眠時可使用電熱毯預熱被褥。夏季空調溫度不宜過低,避免冷風直吹關節部位。
2、適度運動
選擇低沖擊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太極拳等,每日活動30分鐘為宜。運動前充分熱身,避免爬樓梯、深蹲等加重關節負荷的動作。若運動后疼痛持續超過2小時,需減少運動強度。
3、合理飲食
增加富含鈣質的牛奶、豆制品、深綠色蔬菜,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適量攝入三文魚、堅果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減輕關節炎癥。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濃肉湯,預防痛風發作。
4、控制體重
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關節承受壓力約增加4公斤。通過飲食調整和運動將BMI控制在18.5-23.9之間,肥胖者建議每月減重不超過2公斤。減重可顯著降低膝關節炎進展風險。
5、規范用藥
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長期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等軟骨保護劑需堅持服用3個月以上。切勿自行使用激素或偏方,防止掩蓋病情或引發副作用。
老年人關節痛日常可嘗試熱敷或溫水浴緩解癥狀,但皮膚感覺異常者需警惕燙傷。建議使用助行器具減輕關節負擔,如手杖、步行器等。定期監測骨密度和關節X線變化,合并糖尿病、高血壓者需同步控制基礎疾病。若出現關節紅腫熱痛、晨僵超過1小時或活動受限,應立即就診風濕免疫科或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