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多可通過日常清潔、軟化清除、專業處理等方式改善。耳屎過多通常由外耳道腺體分泌旺盛、不當掏耳習慣、耳道狹窄或畸形等原因引起。
外耳道腺體分泌旺盛是耳屎過多的常見生理性因素。外耳道皮膚中的耵聹腺會持續分泌淡黃色粘稠物,與皮屑混合形成耳屎。部分人群腺體分泌功能較活躍,可能形成油性耳屎或塊狀耳屎堆積。這種情況可用消毒棉簽輕輕擦拭耳廓周圍,避免將棉簽深入耳道。
不當掏耳習慣容易造成耳屎堆積。頻繁使用挖耳勺、發卡等工具刺激外耳道,可能損傷皮膚屏障功能,反而刺激耵聹腺分泌更多耳屎。建議改掉頻繁掏耳習慣,洗澡后用干凈毛巾擦拭外耳道口即可。若耳道瘙癢明顯,可短期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
耳道狹窄或畸形屬于病理性因素。先天性外耳道狹窄、骨性耳道閉鎖等結構異常會影響耳屎自然排出,可能伴隨耳悶脹感、聽力下降等癥狀。這種情況需由耳鼻喉科醫生用專業器械取出,必要時行外耳道成形術改善結構異常。
油性耳屎體質者可用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耳屎。將藥液滴入耳道浸泡10分鐘后,耳屎會膨脹軟化便于排出。但鼓膜穿孔患者禁用此法,避免藥液進入中耳腔引發感染。
持續耳屎堵塞影響聽力或引發疼痛時,建議到醫療機構進行專業沖洗。醫生會使用溫生理鹽水或專用沖洗器清除耳屎,操作過程安全無痛。切忌自行用尖銳工具掏挖,以免損傷鼓膜或引發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