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不通氣可能由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引起,風寒感冒多因受涼導致,風熱感冒常與體內積熱有關。風寒感冒可通過發汗解表緩解,風熱感冒需清熱解表治療。
1、風寒感冒:風寒感冒多因氣溫驟降或淋雨受涼引起,寒邪侵襲肺衛導致鼻塞流清涕。癥狀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聲重且分泌物清稀。日常可用生姜紅糖水驅寒,艾葉泡腳促進發汗,避免生冷食物加重寒氣。
2、風熱感冒:風熱感冒常見于春夏季節或體內積熱時,熱邪犯肺引發鼻塞黃涕。典型癥狀包括發熱重、惡風、咽喉腫痛,鼻腔分泌物粘稠發黃。建議飲用金銀花露清熱解毒,食用梨子、冬瓜等涼性食物,保持室內通風散熱。
3、癥狀鑒別:風寒感冒鼻塞伴隨清水樣鼻涕,咳嗽痰白稀薄;風熱感冒鼻塞伴有黃濁鼻涕,咳嗽痰黃粘稠。風寒者舌苔薄白,風熱者舌紅苔黃。觀察咽喉紅腫程度可輔助判斷,風熱感冒咽部充血更明顯。
4、治療差異:風寒感冒需辛溫解表,選用荊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等中成藥;風熱感冒宜辛涼解表,可服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顆粒。針灸治療風寒選取風池、列缺穴,風熱感冒選用大椎、曲池穴。
5、護理要點:風寒感冒注意保暖避風,可用熱毛巾敷鼻緩解鼻塞;風熱感冒需補充水分,淡鹽水漱口減輕咽痛。兩種類型均需保證休息,風寒感冒恢復期可適度運動發汗,風熱感冒愈后需避免辛辣飲食防復發。
風寒感冒宜選擇溫熱性食物如蔥白粥、紫蘇葉煮水,風熱感冒適合食用藕粉、荸薺等清熱生津之品。適度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增強衛氣,保持每日鼻腔沖洗清潔。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高熱、膿涕時需及時就醫排除鼻竇炎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