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有血絲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水分、排查過敏原、藥物治療、就醫檢查等方式處理。可能由肛裂、腸道感染、食物過敏、腸套疊、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養的寶寶,母親需減少攝入易致敏食物如牛奶、雞蛋、海鮮等。配方奶喂養可嘗試更換為水解蛋白奶粉。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暫停新引入的食物,以米糊、蘋果泥等低敏食物為主。飲食調整需持續3-5天觀察效果。
便秘導致的肛裂是常見原因,增加水分攝入可軟化大便。母乳寶寶按需喂養,配方奶寶寶在兩餐間喂10-20毫升溫水。6個月以上嬰兒可飲用稀釋的梨汁或西梅汁,每日不超過50毫升。
牛奶蛋白過敏占嬰兒血便病例的60%,表現為腹瀉伴血絲、濕疹等。母親需完全回避乳制品2-4周,或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其他常見過敏原包括大豆、小麥等,需通過飲食日記逐一排除。
細菌性腸炎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頭孢克肟等抗生素。過敏性腸炎可口服蒙脫石散保護黏膜,或服用鹽酸西替利嗪滴劑抗過敏。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有助于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出現發熱、嘔吐、果醬樣大便需立即就診,排除腸套疊等急癥。持續性血便應進行糞便常規、血常規檢測,必要時做結腸鏡檢查。罕見情況如美克爾憩室、炎癥性腸病需小兒消化科專科診治。
日常需記錄寶寶大便次數、性狀及血絲出現規律,觀察是否伴隨哭鬧、拒食等癥狀。保持臀部清潔,每次便后用溫水沖洗并涂抹含氧化鋅的護臀霜。6個月內嬰兒建議純母乳喂養以降低過敏風險,添加輔食應從單一食材開始,每3天引入一種新食物。若血便反復出現或加重,應及時至兒童消化專科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