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的治療藥物需根據具體類型和病因選擇,常用藥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藥、β受體阻滯劑和鈣通道阻滯劑三類。心律不齊可能與心臟傳導系統異常、電解質紊亂或器質性心臟病等因素有關,需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
抗心律失常藥物中,普羅帕酮適用于室上性心動過速,胺碘酮多用于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索他洛爾對房顫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這類藥物通過調節心肌細胞電活動穩定心律,但需警惕可能引發的新的心律失常。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可降低心肌興奮性,適用于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的心律失常,常見于甲亢或應激狀態。鈣通道阻滯劑如維拉帕米、地爾硫?主要用于控制房性心律失常,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減緩心率。
部分心律不齊患者需聯合使用電解質調節劑,如門冬氨酸鉀鎂可糾正低鉀低鎂狀態。中成藥穩心顆粒對輕癥功能性心律不齊可能有一定輔助作用。
嚴重心律不齊合并血流動力學障礙時,可能需要靜脈注射利多卡因等速效藥物。藥物無效的頑固性心律失常需考慮射頻消融或起搏器植入等非藥物治療。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心電圖和電解質,避免自行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