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間質瘤患者在腫瘤進展期、術后恢復期或存在嚴重營養不良時需要進行營養支持。營養支持的主要適用情況包括腫瘤消耗導致體重下降、消化道梗阻影響進食、術后胃腸功能未恢復、化療導致嚴重惡心嘔吐、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胃腸道間質瘤是一種起源于消化道間葉組織的腫瘤,當腫瘤體積較大或發生轉移時,可能壓迫消化道導致進食困難。此時患者常出現吞咽梗阻感、早飽等癥狀,每日攝入熱量不足基礎代謝需求的60%,持續一周以上即需啟動腸內營養支持。可通過鼻飼管或經皮內鏡下胃造瘺給予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同時監測血清前白蛋白和轉鐵蛋白水平。
對于接受靶向治療出現3級以上消化道反應的患者,如伊馬替尼引起的持續性腹瀉或舒尼替尼導致的嚴重口腔黏膜炎,短期腸外營養支持有助于維持代謝平衡。這類患者需通過中心靜脈輸注含有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的混合營養液,同時補充維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但需注意長期腸外營養可能誘發肝功能異常和導管相關感染。
營養支持期間應定期評估患者體重、握力及人體成分分析,調整蛋白質與熱量供給比例。建議選擇高能量密度、低渣配方的營養制劑,分次少量給予以避免腹脹。合并糖尿病者需選用緩釋碳水化合物配方,同時監測血糖變化。營養支持需與抗腫瘤治療同步進行,當患者經口進食量恢復至目標需求量的75%以上時可逐步過渡至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