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需要與盆腔炎、闌尾炎、異位妊娠、卵巢囊腫蒂扭轉、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進行區分。這些疾病癥狀相似但病因和處理方式不同,需通過專業檢查明確診斷。
1、盆腔炎
盆腔炎與附件炎均表現為下腹痛、發熱及陰道異常分泌物,但盆腔炎范圍更廣,可能累及子宮、輸卵管及周圍組織。盆腔炎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體感染引起,需通過宮頸分泌物培養確診。治療需覆蓋厭氧菌的抗生素,如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急性發作期可能出現盆腔膿腫,嚴重時需手術引流。
2、闌尾炎
右側附件炎易與闌尾炎混淆,兩者均有右下腹痛、惡心嘔吐癥狀。闌尾炎疼痛多始于臍周后轉移至麥氏點,伴明顯反跳痛,血常規顯示中性粒細胞顯著升高。影像學檢查可見闌尾增粗或糞石,而附件炎超聲多顯示輸卵管增粗或盆腔游離液。誤診可能導致闌尾穿孔等嚴重后果。
3、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破裂與急性附件炎均可突發下腹劇痛,但前者有停經史和陰道流血,尿妊娠試驗陽性。輸卵管妊娠破裂時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超聲可見宮旁混合性包塊而無宮內妊娠囊。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提示腹腔內出血,需緊急手術避免失血性休克。
4、卵巢囊腫蒂扭轉
卵巢囊腫蒂扭轉表現為突發性下腹絞痛,體位變動可能誘發,疼痛程度較附件炎更劇烈。超聲顯示囊腫血流信號消失,囊腫直徑常超過5厘米。扭轉時間超過6小時可能導致卵巢壞死,需急診腹腔鏡探查并行囊腫剔除或附件切除術。
5、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與慢性附件炎均有經期加重的盆腔痛,但前者痛經呈進行性加重,可能伴性交痛或排便痛。腹腔鏡檢查可見盆腔紫藍色結節或巧克力囊腫,CA125可能輕度升高。藥物治療首選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嚴重者需手術切除病灶。
出現下腹疼痛等癥狀時應注意記錄疼痛性質、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急性發作期需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日常保持會陰清潔,選擇棉質透氣內褲,經期勤換衛生巾。飲食宜清淡,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增強免疫力,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婦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病變,超聲和病原體檢測是鑒別診斷的關鍵依據,所有疑似病例均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