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通過及時規(guī)范治療多數可以控制病情進展。治療方案主要包括藥物控制血壓、介入支架置入和外科手術修復,具體選擇取決于夾層分型、累及范圍和器官缺血情況。
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需緊急外科手術,死亡率可降低至15%-20%。手術方式包括升主動脈置換、全弓置換或象鼻手術,需在具備心臟外科資質的醫(yī)院進行。Stanford B型夾層優(yōu)先選擇血管內支架修復術,創(chuàng)傷小且恢復快,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
藥物治療貫穿全程,常用硝普鈉、艾司洛爾等控制血壓和心率,目標將收縮壓維持在100-120mmHg。β受體阻滯劑能降低主動脈壁剪切力,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延緩主動脈擴張。疼痛劇烈時需使用嗎啡類鎮(zhèn)痛藥。
術后需長期隨訪,每6個月復查CT血管造影。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馬凡綜合征患者需定期評估主動脈根部直徑。
約10%-20%患者可能出現截癱、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急性期死亡率每小時增加1%,48小時內未治療者死亡率超50%。出現撕裂樣胸痛伴血壓異常時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