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旁腺增生主要表現為高鈣血癥相關癥狀、骨骼病變及泌尿系統異常。常見癥狀有骨痛、病理性骨折、多尿、腎結石、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等。甲狀旁腺增生可能與長期低鈣飲食、維生素D缺乏、慢性腎病、遺傳因素、甲狀旁腺腺瘤等因素有關。
1、高鈣血癥癥狀
血鈣水平升高可導致神經系統異常,表現為乏力、嗜睡或焦慮抑郁。消化系統受累時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頑固性便秘,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胰腺炎或消化性潰瘍。心血管系統可見心動過緩或心律失常,嚴重者可出現血管鈣化。
2、骨骼系統病變
甲狀旁腺激素過度分泌引發骨吸收加速,早期表現為彌漫性骨痛,以腰背部為著。進展期出現骨質疏松,輕微外力即可導致椎體壓縮性骨折或長骨骨折。典型X線特征為骨膜下吸收和顱骨顆粒狀改變,實驗室檢查可見堿性磷酸酶顯著升高。
3、泌尿系統損害
高鈣尿癥導致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出現多尿、夜尿增多和煩渴。尿鈣排泄增加易形成草酸鈣或磷酸鈣結石,表現為腎絞痛、血尿及反復尿路感染。長期未治療可能進展為腎鈣質沉著癥,最終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
4、神經肌肉異常
鈣磷代謝紊亂影響神經肌肉接頭功能,患者可能出現近端肌無力、肌肉萎縮和腱反射減弱。部分病例伴發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四肢遠端感覺異?;蚴痔滓m套樣感覺減退。嚴重低磷血癥時可出現橫紋肌溶解。
5、其他系統表現
角膜邊緣可見帶狀混濁的角膜鈣化灶,皮膚可能出現瘙癢或鈣鹽沉積。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壓或心臟傳導阻滯,關節周圍可形成鈣化性肌腱炎。兒童患者可能出現生長遲緩和牙齒發育異常。
建議患者保持每日1000-1200毫克鈣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D但需監測血鈣水平。限制高磷食物如動物內臟和碳酸飲料,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預防腎結石。避免長期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定期復查血鈣、甲狀旁腺激素及骨密度。出現嚴重高鈣血癥需及時就醫,必要時考慮甲狀旁腺切除術。術后需終身監測鈣代謝指標,預防低鈣血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