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可通過健脾祛濕的中藥調理,常見藥物包括參苓白術散、藿香正氣丸、二妙丸等。濕氣重多與脾胃功能失調、環境潮濕、飲食不當等因素相關,需結合具體體質辨證用藥。
參苓白術散由人參、茯苓、白術等組成,適用于脾虛濕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藿香正氣丸含廣藿香、紫蘇葉等成分,對暑濕感冒或胃腸型感冒伴嘔吐腹瀉有效。二妙丸以蒼術、黃柏為主藥,針對濕熱下注導致的足膝紅腫、女性帶下黃稠等癥狀。
濕氣重的非藥物干預包括飲食調節與生活習慣改善。飲食宜選擇薏苡仁、赤小豆、山藥等健脾利濕食材,避免生冷油膩食物。保持居所通風干燥,適度運動促進排汗有助于濕氣排出。艾灸足三里、陰陵泉等穴位也可輔助祛濕。
需注意部分祛濕藥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不良反應,孕婦及陰虛體質者慎用。若出現舌苔厚膩發黃、肢體沉重持續不緩解,或伴隨發熱、關節腫痛等癥狀,建議到中醫科進行脈診和舌診,排除風濕性疾病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