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萎縮通常無法完全治愈,但可通過醫學干預改善癥狀并延緩病情進展。
1、眼球萎縮的病因與分期:
眼球萎縮多由嚴重眼外傷、青光眼晚期、視網膜脫離或先天性發育異常導致。早期表現為視力逐漸下降、眼球體積縮小;進展期可能出現眼壓異常、角膜混濁;晚期常伴隨眼球變形及完全失明。根據病因不同,萎縮程度可分為輕度保留部分視功能、中度僅存光感和重度無光感且結構嚴重變形。
2、現有治療措施:
輕度萎縮可通過玻璃體腔注藥如抗VEGF藥物控制炎癥,聯合睫狀體冷凍術調節眼壓。中度患者需進行鞏膜加固術防止眼球塌陷,重度病例則考慮義眼臺植入術改善外觀。對于外傷性萎縮,需同步處理角膜白斑或虹膜粘連等并發癥。所有治療均需配合營養支持,補充葉黃素和維生素A。
日常需避免揉眼和劇烈運動,佩戴防護眼鏡。建議每3個月復查眼壓和B超,監測萎縮進展。心理疏導尤為重要,可通過低視力康復訓練適應生活。飲食注意增加深色蔬菜攝入,控制血糖血壓以減緩血管性病變。適度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倒立等增加眼壓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