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主要有膽堿酯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和改善腦代謝藥物。
1、膽堿酯酶抑制劑:
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和加蘭他敏是常用的膽堿酯酶抑制劑。這類藥物通過抑制乙酰膽堿降解,提高大腦皮層乙酰膽堿濃度,改善認知功能。適用于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和腹瀉。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心率變化。
2、NMDA受體拮抗劑:
美金剛是代表性的NMDA受體拮抗劑,通過調(diào)節(jié)谷氨酸能神經(jīng)傳遞發(fā)揮作用。該藥適用于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可延緩病情進展。與膽堿酯酶抑制劑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效應,可能出現(xiàn)頭暈、頭痛等副作用,腎功能不全者需調(diào)整劑量。
3、抗抑郁藥:
舍曲林、西酞普蘭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常用于改善癡呆伴發(fā)的抑郁癥狀。這類藥物能緩解情緒障礙,間接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使用時需注意可能增加跌倒風險,老年患者應從低劑量開始緩慢增量。
4、抗精神病藥:
利培酮、喹硫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可用于控制嚴重的精神行為癥狀。這類藥物能減輕攻擊行為、妄想和激越癥狀,但可能增加腦血管事件風險。僅建議短期小劑量使用,需定期評估療效和安全性。
5、改善腦代謝藥物:
尼莫地平、胞磷膽堿等藥物具有改善腦微循環(huán)、促進腦細胞代謝的作用。作為輔助治療可延緩認知功能衰退,尤其適用于血管性癡呆混合型患者。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血壓和肝功能指標。
老年癡呆患者除藥物治療外,建議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適度運動,如每天30分鐘散步或太極拳。飲食應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高鹽高脂飲食。家屬可通過記憶訓練、懷舊療法等非藥物干預幫助延緩病情進展。定期復診評估治療效果,根據(jù)病情變化調(diào)整用藥方案。保持社交活動和心理支持對改善預后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