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后如需終止妊娠,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常用藥物有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卡前列甲酯栓、縮宮素注射液、益母草顆粒等。藥物流產適用于早期妊娠,存在宮外孕、藥物過敏史等情況時禁用。
一、米非司酮片
米非司酮片是一種抗孕激素制劑,能與孕酮受體結合阻斷孕酮活性,導致蛻膜組織變性壞死。該藥通常與前列腺素類藥物聯用,適用于停經49天內的宮內妊娠。使用后可能出現惡心、陰道出血等反應,須在具備急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
二、米索前列醇片
米索前列醇片屬于前列腺素類似物,可增強子宮收縮力和頻率,與米非司酮協同作用促進胚胎排出。用藥后需密切觀察腹痛及出血情況,完全流產率可達較高水平。青光眼、哮喘患者慎用,服藥后可能出現發熱、腹瀉等前列腺素反應。
三、卡前列甲酯栓
卡前列甲酯栓通過陰道給藥后直接作用于子宮平滑肌,引起節律性收縮促進妊娠物排出。該藥常作為米索前列醇的替代方案,適用于對口服前列腺素不耐受者。使用后需臥床休息,警惕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嚴重過敏反應。
四、縮宮素注射液
縮宮素注射液通過模擬自然分娩的宮縮機制輔助流產,多用于藥物流產后宮縮乏力或不全流產的情況。該藥需靜脈滴注給藥,使用期間需持續監測宮縮強度和胎心變化,防止子宮破裂等并發癥。
五、益母草顆粒
益母草顆粒作為中藥制劑,具有活血調經、促進子宮復舊的作用,可用于流產后惡露不盡的輔助治療。該藥含益母草、當歸等成分,能減少陰道出血時間,但不可替代前述流產藥物,孕婦及月經期禁用。
藥物流產全過程需在正規醫院完成,用藥前必須通過超聲確認宮內妊娠及孕周。流產后兩周需復查超聲排除殘留,一個月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若出現劇烈腹痛、大出血或發熱等癥狀應立即就醫。日常需注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保持會陰清潔,避免重體力勞動,飲食宜多攝入優質蛋白和含鐵食物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