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查體常見體征主要有上腹壓痛、腹部包塊、貧血貌、惡病質、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胃癌早期可能無明顯體征,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多種異常表現,需結合影像學與病理檢查確診。
1、上腹壓痛
胃癌患者查體時常見上腹部壓痛,多位于劍突下或臍周區域。腫瘤侵犯胃壁或周圍組織時可能引發局部炎癥反應,觸診可發現固定性壓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反跳痛,提示腹膜受刺激。壓痛程度與腫瘤分期相關,但并非特異性表現,需與胃炎等疾病鑒別。
2、腹部包塊
進展期胃癌可在上腹部觸及質硬、邊界不清的包塊,多由腫瘤浸潤生長或轉移淋巴結融合形成。包塊活動度差,可能伴隨壓痛。賁門部腫瘤較大時可經劍突下觸及,幽門部腫瘤可能導致胃型可見。出現腹部包塊通常提示腫瘤已屬中晚期。
3、貧血貌
胃癌患者因長期隱性出血或營養吸收障礙,查體可見面色蒼白、瞼結膜色淡等貧血表現。腫瘤消耗及食欲減退可導致血紅蛋白下降,出現乏力、頭暈等伴隨癥狀。貧血程度與病程相關,皮革胃等特殊類型胃癌貧血癥狀可能更顯著。
4、惡病質
晚期胃癌患者常見明顯消瘦、肌肉萎縮等惡病質體征,與腫瘤消耗、進食困難及代謝紊亂有關。查體可見皮下脂肪減少、舟狀腹、皮膚彈性下降,部分患者出現下肢水腫。惡病質提示預后不良,需積極營養支持治療。
5、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胃癌轉移至左側鎖骨上淋巴結時,可在胸鎖乳突肌外側觸及質硬、無痛性腫大淋巴結,稱為Virchow淋巴結。該體征提示腫瘤已發生淋巴轉移,屬晚期表現。少數患者可能同時出現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需通過活檢明確性質。
胃癌體征檢查需結合病史與其他輔助檢查綜合判斷。建議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發現異常及時干預。日常應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高鹽、腌制食品,戒煙限酒。出現持續上腹不適、體重下降等癥狀時應盡早就醫,完善腫瘤標志物、影像學等檢查。確診患者需遵醫囑進行手術、化療等綜合治療,并定期隨訪監測復發轉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