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簡稱自免肝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劑和輔助藥物兩大類。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硫唑嘌呤、布地奈德等,具體用藥需根據病情活動度和個體差異由醫生制定方案。
免疫抑制劑是核心治療藥物。潑尼松作為糖皮質激素的代表藥物,能快速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通常作為初始治療首選。硫唑嘌呤屬于免疫調節劑,常與潑尼松聯用以減少激素用量,適用于長期維持治療。布地奈德是新型局部作用激素,腸道吸收率低,適用于需減少全身副作用患者。
輔助藥物針對并發癥和癥狀改善。熊去氧膽酸可改善膽汁淤積癥狀,多烯磷脂酰膽堿有助于保護肝細胞膜。維生素D和鈣劑常作為預防骨質疏松的配套用藥,因長期激素治療可能影響骨代謝。
治療過程中需定期監測肝功能、血常規和藥物濃度。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白細胞減少、血糖升高等不良反應,需及時調整劑量。對于標準藥物治療無效或出現肝衰竭者,需評估肝移植可能性。
藥物選擇需綜合考慮病情分期、合并癥及藥物耐受性。兒童患者需調整劑量并按生長曲線監測發育情況。妊娠期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安全性較高的藥物方案。所有用藥均需嚴格遵循專科醫師指導,不可自行調整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