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病可通過硝酸咪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藥物治療。腳氣病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表現為足部瘙癢、脫皮、水皰等癥狀。
皮膚癬菌感染是腳氣病的直接病因,這類真菌喜好溫暖潮濕環境,常通過接觸傳染。赤足行走于公共浴室、泳池或共用拖鞋都可能傳播病原體?;颊咦悴慷嗪够蜷L期穿不透氣鞋襪會加重病情。
早期癥狀為足趾間輕微瘙癢和脫屑,可能被誤認為普通干燥。隨著真菌增殖,會出現邊界清晰的紅色斑片、小水皰或趾縫糜爛。嚴重者可能繼發細菌感染,導致局部紅腫疼痛甚至淋巴管炎。
保持足部干燥清潔是基礎護理措施。每日用溫水清洗后徹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縫區域。選擇吸濕透氣的棉質襪子,避免連續兩天穿同一雙鞋。公共場所盡量不赤足行走,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抗真菌藥物需堅持使用2-4周,即使癥狀消失也應完成療程。硝酸咪康唑能破壞真菌細胞膜,聯苯芐唑抑制麥角固醇合成,特比萘芬則干擾真菌代謝。三種藥物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及過敏體質者需謹慎。
頑固性腳氣或合并細菌感染時,應及時就醫進行真菌培養檢查。糖尿病患者出現足部皮膚破損需特別警惕,可能誘發更嚴重的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