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維A酸乳膏后脫皮屬于常見藥物反應,通常由藥物對皮膚角質層的調節作用引起。可通過加強保濕修復、調整用藥頻率、避免刺激因素等方式緩解,多數情況下1-2周內皮膚會逐漸耐受。
維A酸乳膏通過加速角質細胞代謝發揮作用,初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屏障暫時性受損。脫皮現象主要與表皮更新速度加快有關,表現為使用部位出現細碎鱗屑或片狀脫屑,可能伴隨輕微泛紅或緊繃感。選擇含神經酰胺、透明質酸的保濕霜能有效修復皮脂膜,建議在維A酸使用后30分鐘涂抹。
用藥方案調整需遵循漸進原則。初期可改為隔日使用,待皮膚適應后恢復每日一次。避免與含酒精、水楊酸等成分的護膚品疊加使用,潔面時選擇溫水而非熱水。日間必須配合防曬產品,紫外線會加重皮膚敏感狀態。
病理性脫皮需警惕接觸性皮炎或繼發感染。若出現明顯水腫、滲出或膿皰,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有關。伴隨劇烈瘙癢或灼痛時,需排查對丙二醇等輔料過敏的情況。此時應暫停用藥并就診,醫生可能開具氫化可的松乳膏等抗炎藥物。
用藥期間建議采用溫和護膚流程。清潔選用氨基酸類洗面奶,保濕推薦依泉繃帶霜、理膚泉B5修復霜等醫用敷料。避免使用去角質產品或粗糙毛巾摩擦面部。夜間使用加濕器維持環境濕度在50%-60%,有助于減輕角質層水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