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齒發炎可能由齲齒、牙髓感染、外傷、牙齦疾病、不良口腔衛生等原因引起,表現為牙齦紅腫、咀嚼疼痛、牙齒敏感、口臭、局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1、牙齦紅腫:
牙齒發炎時牙齦組織充血腫脹,觸碰易出血,可能伴隨牙齦邊緣呈暗紅色。日常可用兒童專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避免刺激性食物。若紅腫持續超過3天或伴隨化膿,需兒科或口腔科就診。
2、咀嚼疼痛:
炎癥導致牙周膜壓力增高,咀嚼時疼痛加劇,孩子可能拒絕進食硬物。建議暫時提供流質或軟爛食物如南瓜粥、土豆泥,避免患側咀嚼。疼痛劇烈時可短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緩解。
3、牙齒敏感:
牙釉質損傷或牙齦退縮使牙本質暴露,冷熱刺激引發短暫銳痛。選用含硝酸鉀的兒童抗敏感牙膏,減少酸性食物攝入。需排查是否存在齲齒或隱裂等器質性病變。
4、口臭異味:
細菌分解食物殘渣和炎性滲出物產生硫化物,口腔散發腐敗氣味。加強舌苔清潔,使用兒童含氯己定漱口水。持續口臭需排除鼻竇炎或扁桃體炎等鄰近器官感染。
5、淋巴結腫大:
下頜或頸部淋巴結反應性增大,觸痛明顯,提示感染擴散。需監測體溫變化,出現38.5℃以上發熱或淋巴結直徑超過1cm時,應及時進行血常規檢查和抗生素治療。
日常護理需保證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使用牙線清理乳牙鄰面。飲食上增加高鈣食物如奶酪、黑芝麻,限制黏性糖果攝入。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鄰面齲,推薦每3-6個月進行專業涂氟。出現夜間痛或面部腫脹需急診處理,避免感染引發間隙感染或敗血癥。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有助于牙齦黏膜修復,乳牙炎癥控制不佳可能影響恒牙胚發育,需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