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耳石癥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鹽酸氟桂利嗪、銀杏葉提取物等藥物改善癥狀。眩暈耳石癥通常由耳石脫落刺激半規管引起,表現為短暫旋轉性眩暈,藥物治療需配合耳石復位等物理治療。
一、甲磺酸倍他司汀
甲磺酸倍他司汀是治療眩暈耳石癥的常用藥物,屬于組胺衍生物,能改善內耳微循環,減輕膜迷路積水。該藥對體位變化誘發的眩暈效果較好,可緩解惡心嘔吐等伴隨癥狀。使用期間需注意可能出現的胃腸道不適,避免與抗組胺藥物聯用。
二、鹽酸氟桂利嗪
鹽酸氟桂利嗪為鈣通道阻滯劑,通過抑制前庭反應緩解眩暈癥狀,特別適用于伴隨偏頭痛的耳石癥患者。長期使用需監測錐體外系反應,老年患者應謹慎使用。該藥可減少耳石復位后的殘余頭暈感。
三、銀杏葉提取物
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改善內耳血流和抗氧化作用,能輔助緩解慢性眩暈癥狀。該藥適合老年患者或合并腦血管病變的耳石癥患者,需持續使用較長時間見效。與抗凝藥物合用時需警惕出血風險。
四、天麻素
天麻素是從中藥天麻提取的有效成分,能調節前庭神經系統功能,減輕眩暈發作頻率。該藥對耳石復位后的殘余頭暈有緩解作用,常見劑型包括片劑和注射劑,使用期間需觀察有無皮疹等過敏反應。
五、異丙嗪
異丙嗪作為抗組胺藥可用于急性眩暈發作時的對癥處理,能有效控制劇烈眩暈伴隨的惡心嘔吐。該藥可能導致嗜睡等副作用,不推薦長期使用。駕駛員或高空作業者應避免服用。
眩暈耳石癥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避免突然轉頭或低頭等誘發動作,睡眠時保持頭部稍抬高。復位治療后需遵醫囑進行Brandt-Daroff習服訓練,日常補充維生素D可能有助于預防復發。急性發作期建議有人陪同防止跌倒,若出現持續頭痛或聽力下降需及時復查排除其他耳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