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癥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鹽酸氟桂利嗪、銀杏葉提取物等藥物改善癥狀。耳石癥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主要表現為頭部位置變動時出現的短暫眩暈,藥物治療需配合耳石復位等物理治療。
一、甲磺酸倍他司汀
甲磺酸倍他司汀是治療耳石癥的常用藥物,可通過改善內耳微循環緩解眩暈癥狀。該藥能調節前庭神經核的興奮性,減輕位置性眩暈發作頻率。部分患者用藥后可能出現輕微胃腸不適,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
二、鹽酸氟桂利嗪
鹽酸氟桂利嗪作為鈣通道阻滯劑,可抑制前庭系統過度興奮,減少眩暈發作持續時間。該藥對伴隨惡心嘔吐的耳石癥患者效果較好,長期使用需監測錐體外系反應,不建議自行停藥。
三、銀杏葉提取物
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改善內耳血流和抗氧化作用,適用于血管因素誘發的耳石癥。該藥能減輕頭暈伴隨的耳鳴癥狀,但起效較慢需持續用藥,凝血功能障礙者慎用。
四、異丙嗪
異丙嗪作為抗組胺藥可抑制前庭神經傳導,快速緩解急性眩暈發作。該藥適用于發作期短期控制癥狀,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駕駛或高空作業前禁用。
五、地西泮
地西泮通過中樞鎮靜作用減輕眩暈伴隨的焦慮癥狀,適用于精神緊張加重的耳石癥患者。該藥需嚴格遵醫囑短期使用,避免形成藥物依賴,老年患者應減量。
耳石癥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避免突然轉頭、彎腰等誘發動作,睡眠時保持頭部稍抬高姿勢。日常可進行Brandt-Daroff習服訓練幫助耳石吸收,補充維生素D可能有助于預防復發。急性發作期建議有人陪同防止跌倒,若癥狀持續超過一周或伴隨聽力下降需及時復查,排除梅尼埃病等其它前庭疾病。飲食上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攝入,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前庭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