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屈光手術可能引發干眼癥、角膜感染、角膜擴張、眩光或夜間視力下降、角膜瓣移位等并發癥。手術通過改變角膜形態矯正視力,但存在一定風險,需嚴格評估適應癥。
術后早期常見角膜神經暫時性損傷導致淚液分泌減少,表現為眼部干澀、異物感。多數患者3-6個月逐漸恢復,嚴重者需長期使用人工淚液。術前存在干眼傾向者需謹慎評估,術后需加強瞼緣清潔與熱敷護理。
術中器械消毒不徹底或術后護理不當可能引發細菌性角膜炎,表現為眼痛、畏光、分泌物增多。需立即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等抗感染治療。罕見情況下可能發展成角膜潰瘍,甚至影響視力預后。
角膜基質層切削過深可能削弱結構強度,導致進行性角膜變薄膨出。多見于圓錐角膜傾向患者,表現為視力持續下降與不規則散光。需通過角膜交聯術加固,嚴重者需行板層角膜移植。
瞳孔直徑超過光學區時,夜間易出現光暈、星芒現象。與角膜切削區過小或偏心切削有關,術前需精確測量暗視下瞳孔直徑。癥狀明顯者可嘗試縮瞳藥水,嚴重眩光需佩戴特殊角膜接觸鏡矯正。
LASIK術中制作的角膜瓣可能因外力撞擊發生移位,表現為突發視力模糊與眼部不適。需立即復位處理,延遲處理可能導致角膜瘢痕。術后1個月內應避免揉眼、游泳等高風險活動。
術后需嚴格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預防感染,定期復查角膜地形圖監測穩定性。避免長時間用眼導致視疲勞,外出佩戴防紫外線眼鏡。若出現持續眼紅、疼痛或視力驟降,應立即返院檢查。保持飲食均衡,適量補充維生素A與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角膜修復。術后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與眼部化妝,睡眠時使用防護眼罩防止無意識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