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陽性可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或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藥物。尿蛋白的出現通常與腎臟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因素相關,需結合具體病因選擇治療方案。
生理性因素如劇烈運動、脫水或發熱可能導致暫時性尿蛋白,通常無需藥物治療,通過充分休息、補液后可自行緩解。避免高鹽飲食、控制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在每公斤體重0.8克左右有助于減輕腎臟負擔。
病理性因素中,腎小球腎炎可能與鏈球菌感染、自身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常伴有血尿、水腫等癥狀。糖尿病腎病則由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引發,多伴隨多飲多尿、視物模糊等表現。這兩類情況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腎功能檢查等評估。
對于高血壓引起的尿蛋白,除降壓藥物外,可聯合使用金水寶膠囊、黃葵膠囊等具有保腎作用的中成藥。若尿蛋白持續超過1克/24小時或伴隨肌酐升高,需腎內科就診排除腎病綜合征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