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常用藥物包括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需根據癥狀類型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治療藥物主要針對腹瀉、脫水及腸道菌群紊亂。
1、止瀉藥物:
蒙脫石散通過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緩解腹瀉癥狀,對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均有效。洛哌丁胺可抑制腸道蠕動,但細菌感染時需慎用。此類藥物需避免長期使用,兒童用藥需嚴格遵醫囑。
2、補液制劑:
口服補液鹽能糾正水電解質失衡,預防輕中度脫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低滲配方更適合兒童使用。重度脫水需靜脈補液治療,出現尿量減少或精神萎靡應及時就醫。
3、微生態制劑: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可重建腸道菌群平衡,縮短腹瀉病程。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對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效果顯著。需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避免高溫保存。
4、解痙藥物:
山莨菪堿能緩解腸道痙攣性腹痛,青光眼患者禁用。匹維溴銨選擇性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副作用較少。腹痛伴持續發熱或血便時禁用此類藥物。
5、輔助用藥:
酵母片促進碳水化合物分解,改善消化不良癥狀。復合消化酶膠囊適用于脂肪瀉患者。維生素B族可輔助修復受損腸黏膜,但不可替代病因治療。
急性期建議選擇低纖維、低脂的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癥狀緩解后逐步過渡到軟食。避免乳制品、高糖及刺激性食物。每日少量多次補充溫水,可適量飲用淡鹽水?;謴推诳墒秤谜籼O果、山藥粥等養護腸胃,配合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道功能恢復。若72小時內癥狀無改善或出現意識模糊、嘔血等嚴重表現,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