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確診需結合眼壓測量、前房角鏡檢查、視野檢查、視神經評估和角膜厚度測量等綜合判斷。
1、眼壓測量:
眼壓升高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核心特征,通常超過21毫米汞柱。急性發作期眼壓可驟升至50-70毫米汞柱,需使用Goldmann壓平眼壓計或非接觸式眼壓計反復測量。眼壓晝夜波動大時需進行24小時眼壓監測,排除其他繼發性青光眼可能。
2、前房角鏡檢查:
通過房角鏡直接觀察房角結構是確診金標準。急性發作期可見房角完全關閉,周邊虹膜前膨隆與角膜內皮接觸。需在眼壓控制后使用四棱鏡房角鏡評估,區分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與繼發性房角關閉,同時檢查對側眼是否存在房角狹窄。
3、視野檢查:
標準自動視野計可檢測視神經損害程度。急性期可能出現旁中心暗點或鼻側階梯,慢性期可見弓形缺損。需與視神經炎等疾病鑒別,重復檢查可觀察視野缺損是否進展,評估治療效果。
4、視神經評估: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可定量分析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典型表現為視盤凹陷擴大、盤沿變窄,神經纖維層厚度較對側眼顯著變薄。需結合眼底照相記錄視杯變化,排除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類似表現疾病。
5、角膜厚度測量:
超聲角膜測厚儀測量中央角膜厚度可校正眼壓值。角膜較薄者實際眼壓可能被低估,較厚者可能高估。急性發作期角膜水腫可能影響測量,需待水腫消退后復測,輔助判斷是否需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
確診后需立即降眼壓治療,避免視功能不可逆損傷。日常應避免長時間暗環境用眼,控制每日飲水量在1500毫升內,睡眠時保持頭部抬高15度。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眼科體檢,有家族史者需重點篩查房角狀態。發作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適量補充藍莓、胡蘿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保護視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