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異常早期可能出現泡沫尿、夜尿增多、水腫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發展為貧血、皮膚瘙癢甚至呼吸困難。腎功能損害的表現主要有尿液異常、體液潴留、電解質紊亂、代謝廢物蓄積、全身系統癥狀五個方面。
1、尿液異常:
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會導致蛋白尿,表現為尿液表面持續存在細小泡沫。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可引起夜尿量超過750毫升或夜間排尿次數≥3次。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樣或顯微鏡下可見紅細胞。這些變化通常早于血肌酐升高出現。
2、體液潴留:
腎臟排水能力降低會造成眼瞼、足踝等疏松組織部位凹陷性水腫,嚴重者可出現胸腔積液。體液過量負荷可能引發血壓升高,表現為頭痛、視物模糊。體重短期內增加超過2公斤往往提示水鈉潴留。
3、電解質紊亂:
腎小管調節功能障礙易導致高鉀血癥,出現肌肉無力、心率失常。鈣磷代謝異常可表現為骨痛、病理性骨折。代謝性酸中毒時可能出現深大呼吸、食欲減退。這些癥狀多出現在腎小球濾過率低于30毫升/分鐘時。
4、代謝廢物蓄積:
尿素氮等含氮廢物堆積可引起晨起惡心、口中有尿味。血肌酐水平升高與食欲下降、乏力等癥狀相關。晚期可能出現尿毒癥性腦病,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嗜睡或抽搐。
5、全身系統癥狀:
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導致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活動后氣促。尿毒癥毒素蓄積引發皮膚干燥脫屑、頑固性瘙癢。心包炎可產生胸痛、胸悶。這些癥狀往往提示腎功能已嚴重受損。
建議定期監測血壓和尿常規,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高鹽高蛋白飲食。適量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蛋白尿。出現持續水腫或夜間排尿頻繁時應及時就診腎內科,通過血肌酐、尿素氮、腎小球濾過率等指標評估腎功能。慢性腎病患者需嚴格遵醫囑控制血壓、血糖,限制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6-0.8克/公斤體重,優先選擇魚肉、雞蛋白等優質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