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體瘤和頸動脈瘤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主要區別在于發病部位、病理性質及臨床表現。
頸動脈體瘤是一種起源于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的罕見神經內分泌腫瘤,多為良性。典型表現為頸部無痛性腫塊,可能伴隨頭暈、血壓波動等自主神經癥狀。發病機制與遺傳因素如SDHB基因突變或慢性缺氧刺激有關,確診需依靠增強CT、MRI或血管造影,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頸動脈瘤則是頸動脈壁的異常擴張,屬于血管病變,可分為真性動脈瘤血管壁全層擴張和假性動脈瘤血管壁破裂后形成的局限性血腫。常見病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外傷或感染,典型癥狀為搏動性頸部腫塊,可能伴隨腦缺血表現如短暫性黑矇。診斷依靠超聲、CTA或MRA,治療需根據瘤體大小選擇介入栓塞或血管重建手術。
關鍵差異點:前者是實體腫瘤,后者是血管結構異常;前者多表現為質地堅硬的固定腫塊,后者常有搏動感;前者可能分泌激素引發生化異常,后者主要風險是血栓栓塞或破裂出血。兩種疾病均需血管外科專科評估,避免誤診導致治療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