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半月板損傷可能影響膝關節穩定性、運動功能及生長發育,嚴重時可導致關節退變。半月板損傷的影響主要有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肌肉萎縮、關節畸形、繼發骨關節炎等。
1、膝關節疼痛
半月板損傷后,撕裂的半月板碎片在關節活動中可能刺激滑膜組織,引發炎癥反應,導致膝關節持續性或活動時疼痛。疼痛多位于關節間隙,下蹲、跑跳時加重。兒童可能因疼痛拒絕參與體育活動,長期可能影響運動習慣養成。
2、活動受限
損傷的半月板可能卡壓于關節面之間,導致關節交鎖或打軟腿現象。兒童可能出現跛行、無法完全伸直或屈曲膝關節等癥狀。持續的活動障礙可能影響步態發育,甚至導致脊柱代償性側彎。
3、肌肉萎縮
由于疼痛和活動減少,患側大腿肌肉可能出現廢用性萎縮,尤其是股四頭肌。肌肉力量下降會進一步削弱膝關節穩定性,形成惡性循環。家長需關注患兒雙腿圍度差異,早期介入康復訓練。
4、關節畸形
長期未治療的半月板損傷可能導致膝關節力線異常。兒童處于骨骼發育期,可能引發膝內翻或外翻畸形。畸形會改變下肢負重分布,加速關節軟骨磨損。
5、繼發骨關節炎
半月板失去緩沖作用后,關節軟骨承受的壓力增加。兒童關節軟骨修復能力強,但反復損傷仍可能導致早發性骨關節炎。青春期后可能出現關節僵硬、持續性疼痛等癥狀。
家長發現兒童膝關節腫脹、疼痛或活動異常時,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期間應避免跑跳等沖擊性運動,可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活動。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維持骨骼健康。康復階段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肌力訓練,逐步恢復關節功能。定期復查評估半月板愈合情況,必要時考慮關節鏡手術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