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固定手術的最佳時機通常在6-12月齡之間。手術時機選擇需綜合考慮睪丸未降類型、并發癥風險及生長發育需求,延遲治療可能影響生育功能或增加惡變概率。
1、生理性因素:約70%足月男嬰的隱睪在出生后3個月內可自行下降。對于6月齡前未降的睪丸,建議定期隨訪觀察,避免過早干預。日常護理需注意保持會陰清潔,避免尿布疹等刺激因素。
2、病理性因素:睪丸未降可能與內分泌異常、解剖結構障礙有關,通常表現為腹股溝區空虛、陰囊發育不對稱等癥狀。內分泌治療可嘗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或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但療效有限。
3、手術指征:6月齡后仍未下降的睪丸需手術干預。標準術式為睪丸固定術,包括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兩種方式。手術需松解精索、擴大陰囊腔并固定睪丸,成功率可達90%以上。
4、并發癥預防:2歲后手術可能造成生精小管不可逆損傷。術前需評估睪丸位置可觸及型或不可觸及型,高位隱睪建議在12月齡前完成手術,以減少睪丸萎縮風險。
5、長期管理:術后需定期復查睪丸發育情況至青春期。單側隱睪患者成年后仍需監測對側睪丸功能,雙側患者應評估激素水平。建議每6個月進行超聲檢查和激素檢測。
隱睪患兒術后飲食應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雞蛋等促進組織修復。避免劇烈運動1-3個月,選擇游泳、慢走等低沖擊運動。日常護理需注意觀察切口愈合情況,術后48小時內可冰敷減輕腫脹,2周內避免盆浴。青春期前每年檢測睪丸體積增長,成年后建議定期進行精液分析和腫瘤標志物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