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松動建議首診口腔科或牙周病科。牙齒松動的常見原因包括牙周炎、外傷性損傷和骨質疏松等,不同病因對應不同專科處理。
牙周病科主要處理由牙周炎導致的牙齒松動。牙周炎是牙齦和牙槽骨的慢性炎癥,典型表現為牙齦出血、牙結石堆積和牙槽骨吸收。早期可通過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控制病情,中晚期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術。伴隨癥狀包括牙齦萎縮、牙齒移位等。
口腔外科適用于外傷或頜骨病變引起的松動。牙齒受到撞擊可能出現牙震蕩或牙脫位,需拍攝牙片判斷牙根是否折斷。頜骨囊腫或腫瘤壓迫也會導致牙齒移位,需通過CT檢查明確范圍。這類情況常伴有咬合疼痛和面部腫脹。
種植修復科針對無法保留的嚴重松動牙。當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2/3時,可能需要拔牙后選擇種植修復或固定橋修復。治療前需評估全身狀況,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8mmol/L以下。
骨質疏松患者可能出現多顆牙齒松動,這類情況需要內分泌科協同治療。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加速牙槽骨流失,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測。系統性治療包括鈣劑補充和抗骨吸收藥物。
出現牙齒松動伴夜間痛需警惕根尖周炎,這種情況應掛牙體牙髓科。牙齒變色或齲洞提示牙髓壞死,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急性發作期可見牙齦膿包和叩擊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