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移植后需注意排斥反應預防、感染控制、藥物管理、飲食調整及定期復查。主要有免疫抑制劑使用、感染癥狀監測、藥物依從性保持、營養均衡攝入、移植腎功能檢測等關鍵點。
1、免疫抑制劑使用
術后需嚴格遵醫囑服用他克莫司、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劑,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這類藥物通過抑制T細胞活性降低排斥風險,但可能引起高血壓、血糖升高或腎功能波動。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測血藥濃度,避免與葡萄柚等影響代謝的食物同服。出現震顫、頭痛等副作用時應及時就醫評估。
2、感染癥狀監測
免疫抑制狀態下易發生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或巨細胞病毒激活。術后3個月內需警惕發熱、咳嗽尿痛等征兆,避免接觸人群密集場所。建議接種滅活疫苗如流感疫苗,但禁用活疫苗。傷口護理應保持干燥清潔,出現紅腫滲液需立即處理。外出佩戴口罩,餐前便后規范洗手可降低感染概率。
3、藥物依從性保持
除免疫抑制劑外,還需規律服用降壓藥、降脂藥等輔助藥物。建議設置服藥提醒,使用分藥盒避免漏服。旅行時攜帶足量藥品及處方復印件,不同時區需調整服藥時間。避免聯用非甾體抗炎藥等腎毒性藥物,中藥補劑使用前必須經移植團隊評估。
4、營養均衡攝入
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1.2克,優先選擇魚肉蛋奶等優質蛋白。限制鈉鹽每日低于3克以減少水腫風險,避免食用生食或未滅菌乳制品。血糖偏高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總量,高尿酸患者應減少內臟、海鮮攝入。術后體重增長過快可能加重腎臟負擔。
5、移植腎功能檢測
每周監測血壓、尿量及體重變化,定期復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標。突發少尿、移植腎區脹痛或血肌酐上升超過基礎值20%需緊急就醫。活檢是診斷排斥反應的金標準,術后1年內需完成計劃性活檢。長期隨訪中應關注心血管疾病、腫瘤等并發癥篩查。
腎移植后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但避免對抗性項目。戒煙限酒,保證7-8小時睡眠。保持會陰清潔,性生活初期使用避孕套預防感染。記錄每日用藥及體征變化,復診時攜帶監測數據。心理上可通過病友互助緩解焦慮,家屬應參與照護監督。突發嘔吐腹瀉可能導致藥物吸收異常,需聯系移植中心調整方案。術后1年內避免飼養寵物,園藝勞作時佩戴手套。這些綜合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長移植腎存活時間。